 
                | 领衔 | 主办单位 | 协办单位 | 
| [菩提街道]李展 | 长寿区城市管理局 | 
建议正文
2022年5月,陕西省西安市一3岁男童应城市窨井盖丢失掉入下水道后被冲走,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这样的城市窨井盖安全事故并不少见:2021年11月,湖南衡阳一6岁男童掉入下水道后死亡;2021年4月,辽宁沈阳一3岁男童掉入下水井后应救援事件过长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就在西安男童坠井事件发生后不到一个月的2022年6月,贵州铜仁又发生了因窨井盖损坏导致的坠井事故,所幸因救援及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城市窨井盖作为最常见的公共设施,其安全性与每一个城市公民息息相关,国家相关部门历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城市窨井盖管理的管理要求、规范以及指导意见等文件。但坠井事故的一再发生,也暴露了城市窨井盖事故防范机制不完善、防坠装置未做到“应装尽装”和市政管道档案管理仍较落后等问题。
一是事故防范机制不完善。我国城市窨井盖数量庞大,更涉及到水务、燃气、供电、通信、热力、工业等多个行业,责任单位众多。以重庆市为例,2021年重庆市城市管理大数据中心显示,2021年重庆市中心城区内共有城市窨井盖123万个,涉及各级养护权属责任单位近1400余家。要保障如此巨大数量的城市窨井盖的安全使用,必须有一套完善的事故防范机制,对城市窨井盖的日常管护、损毁报修和工程修复流程做出明确规定。
二是防坠装置未做到“应装尽装”。根据国家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城市排水管道检查井应安装防坠装置。但一是该标准仅针对城市排水管道,对于一些管道较深或管道内存在漏电、有毒气体等危险的非排水管道并未做出强制要求。二是该标准主要对于新建城市窨井盖有较大约束,但还有大量老旧城区以及部分小区内私挖乱建的城市窨井盖未做到防坠装置的应装尽装。
三是市政管道档案管理仍较落后。城市窨井盖坠落事故发生后,属于隐蔽工程的市政管道内部结构和走向不明是阻碍救援的重要原因。本次西安男童坠井后在长时间内无法搜救,其坠落的市政管道档案缺乏就是主要因素。
为此,特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城市窨井盖事故防范机制
建议以城市管理部门为主导,我区各责任单位配合,建立一套完善的城市窨井盖事故防范机制,并出台相关办法予以落实。对于城市窨井盖的日常管护,建议责任单位加大巡查力度,做好巡查记录,并定期到城市管理部门进行备案,由城市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抽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同时,应进一步发挥城市管理12345热线作用,在城市窨井盖、城市主要人流聚集区域等位置宣传12345热线功能,鼓励广大市民及时发现损毁的城市窨井盖并报修。对于损毁的城市窨井盖,则应规定其工程修复的最迟时间,并明确修复前对裸露井口的警示、保护标准。
二、做到城市窨井盖防坠装置的“应装尽装”
建议我区出台城市窨井盖防坠装置的安装规范文件,进一步明确 应安装防坠装的管道类型、管道技术指标以及防坠装置安装后的验收标准,确保市民人身安全。同时,建议各地及时开展针对城市老旧城区的城市窨井盖情况摸排和整改工作,查漏补缺,及时防范化解存在的安全风险。
三、逐步建立系统全面的市政管道档案
建议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系统全面的市政管道档案。近期可针对建设时间久远、竣工资料缺失的市政管道进行专项勘察,补其市政管道档案资料。远期则应建立起数字化、三维化的市政管道管理系统,并对市政管道档案及时更新、及时发现问题。同时,还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市政管道,预先制定对应的救援措施方案,增加救援成功率。
办理简述
主办单位
长寿区城市管理局:
关于建立城市窨井盖事故防范机制一事,区城市管理局一是联合区公安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经济信息委等相关部门出台《重庆市长寿区窨井盖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依法保障和守护好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成立窨井盖安全管理队伍。我局牵头组织井盖行业主管部门、街道和相关企业,成立城市窨井盖设施管理专业队伍。管理队伍分为巡查、维护队伍,巡查队伍为各井盖权属部门全体职工组成,维护队伍由窨井盖权属单位维修人员组成。巡查队伍持续日常巡查不放松,做到发现一处,维护队伍规范一处。三是“智管”窨井盖。利用“长寿智管”APP,组织我区城市管理相关的单位和企业,着力构建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城市“智”理体系。我局成立专业城市管理综合巡查队伍,巡查队伍将有安全隐患的井盖上传至“长寿智管”APP,后台管理人员按照“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分派至相关单位,并根据井盖丢失、破损、移位等问题严重程度拟定处置时限。
关于城市窨井盖防坠装置“应装尽装”一事,我局一是开展窨井盖集中排查和整治。针对城市道路、步行街、广场、公共绿地等城市公共区域,我局联合区公安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经济信息委等相关部门开展窨井盖及附属井框、井座集中排查和整治工作,全面提升我区城区范围内的城市道路井盖设施管理水平,着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井盖安全运行。截至目前,今年以来我区共计排查隐患并整改600余处;二是督促重庆长寿中法水务有限公司按照《重庆市窨井盖建设及维护管理规定》执行城市窨井盖维护管理。健全窨井盖管理档案,区分供水和污水井盖,做到“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档案”。现有供水窨井盖362座,污水窨井盖1565座,已安装窨井盖防坠装置1842套并建立台账,安装率达到96%。
关于建立系统全面的市政管道档案一事,我局协同区住房城乡建委、区经济信息委等部门完成燃气管线708.3公里、供水管线560.5公里、排水管线1107.5公里,共计2376.3公里矢量数据归集,矢量化率均达100%,加快管线中高分线点位感知设施安装,确保重要场所重点部位地下管线风险可感知、可监测、可预警。燃气管线感知设备覆盖率达78%所有已安装设备均接入市级“燃气安全在线”平台,实现三级贯通;供水管线已完成风险点位排查,目前已安装17个前端感知设备,未安装设备的风险点位计划纳入2025年老旧小区供水设施改造工程。排水管线已完成城区排水管网精细化排查,整治457个混错接点,仅剩6个易涝积水点待整治。在下穿道等重点区域安装摄像头、气体检测设备等多种设备,显著提升了排水系统监测能力。油气长输管线55处高后果区已在39处安装感知设备,为管线安全运行筑牢防线。后续,我区将搭建辖区管线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管线“三维”管理模式,提升地下管线的数字化管理水平,保障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安全,为我区城市建设和安全运行提供更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