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领衔 | 主办单位 | 协办单位 | 
| [葛兰镇]张湄欣 | 长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长寿区商务委员会 | 
建议正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外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就餐方式,还推动了餐饮行业的创新发展。然而,网络外卖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一、问题及现状
当前,网络外卖市场繁荣发展的背后,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部分外卖商家存在无证经营、卫生条件不达标、食材来源不明等问题,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同时,由于网络外卖平台的监管力度不足,使得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所以,定期开展网络外卖食品安全检查,已成为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的迫切需求。
二、相关建议
(一)建立定期检查机制
长寿区政府相关部门应联合网络外卖平台,建立定期的网络外卖食品安全检查机制。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外卖商家存在的问题,确保外卖食品的卫生和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二)加强商家资质审核
网络外卖平台应加强对商家的资质审核,确保所有入驻商家均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和卫生许可证。对于无证经营或卫生条件不达标的商家,应坚决予以取缔。
(三)推广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鼓励外卖商家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从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到配送环节的全程可追溯。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能够迅速追溯到源头,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扩散。
(四)加强消费者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社区讲座等方式,加强消费者对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的认知和了解。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选择信誉良好、卫生条件达标的外卖商家。
(五)建立投诉举报机制
网络外卖平台应建立便捷的投诉举报机制,鼓励消费者积极举报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于消费者的投诉举报,平台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消费者。
通过定期开展网络外卖食品安全检查,可以有效遏制外卖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提升网络外卖食品的整体安全水平。同时,加强商家资质审核、推广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强消费者教育和建立投诉举报机制等措施,将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健康、便捷的网络外卖市场环境。
网络外卖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定期开展网络外卖食品安全检查,加强监管力度,提升商家自律意识,加强消费者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保障网络外卖食品的安全性。希望长寿区政府相关部门和网络外卖平台能够共同努力,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健康、便捷的网络外卖服务环境。
办理简述
主办单位
长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一、我区网络餐饮服务基本情况
(一)第三方平台基本情况
我区开展网络餐饮服务的第三方平台公司主要有“美团”“饿了么”两家,均已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负责市场运营,“美团”下设配送站1个,“饿了么”下设配送站1个,负责送餐队伍管理;另外肯德基有自己单独的送餐队伍。
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情况
全区共有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815家,有实体店面,均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提供菜品外卖和送餐餐具,其提供餐具多为一次性餐具,实体店多为中小型餐馆。
送餐队伍情况
送餐队伍人员美团约380人,饿了么113人,肯德基8人,配送箱由第三方平台(或经营者)提供,并由各配送站负责定期进行消毒,送餐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明。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行智慧监管,开展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在线监测
一是市市场监管局建立“餐饮安全在线”系统,打通数据壁垒,与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对接,通过大数据摸排建立监管台账。二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公司对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平台及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经营行为进行在线监测,重点监测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是否公示证照、是否超范围经营、公示地址是否与实际一致,并将监测结果分送区市场监管局,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核查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我区监测处置问题数据逐年降低,今年以来仅监测处置问题数据13条。三是督促指导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使用“餐饮安全在线”手机端,按要求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建立食品原材料电子台账和废弃油脂回收台账,确保食材来源可溯、操作行为可控、废弃油脂去向可追,截止目前,已覆盖全区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86.6%。四是宣传引导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积极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系统,智能AI系统24小时对后厨巡检,及时提醒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未佩戴口罩、抽烟等违法违规行为和发现有害生物等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有效的提高了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截止目前,已覆盖全区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30.2%。
(二)积极开展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宣传培训
一是定期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培训,春节、清明等节前召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警示会,培训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从业人员1000余名。二是我局宣传引导餐饮单位从业人员通过“餐饮安全在线”手机端开展培训考核,每年学习40个学时,截止目前,已完成培训考核507余人。
(三)加大网络餐饮服务执法力度
一是实施风险分级管理,以食品安全风险分级为基础,根据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同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监督检查频次,充分贯彻落实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工作要求,对本行政区域的持证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全覆盖的监督检查。二是实施网络餐饮“评星定级”,为督促外卖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提高外卖餐饮经营者规范经营意识,遵循“依法监督、全面覆盖、公开透明、鼓励进步”的原则,市市场监管局通过综合评估外卖餐饮经营者静态及动态风险各项指标,每月对全市餐饮外卖经营者进行“评星定级”,定期更新公布。三是开展专项整治,2025年4月18日下发了《关于开展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八项整治的通知》(长寿市监〔2025〕33号),其中包含网络餐饮问题整治,以后厨环境卫生“脏乱差”、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食材来源不合格、加工操作不规范、公示信息不真实等问题为整治重点,严厉打击“幽灵外卖”租借伪造食品经营许可证、加工地址与订餐地址不符等行为,聚焦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落实,整治平台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不到位、入网经营者资质审核不到位、日常巡查不到位等问题、网络订餐订单信息记录和保存不到位(不少于6个月),我局积极推动建立外卖骑手“吹哨人”制度,聘请外卖骑手作为社会监督员,增强市场监管工作透明度和提高科学化监管水平,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提升群众满意度。
(四)畅通维权渠道,落实值班制度
一是实行无节假日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工单“即接即派,即收即转,即办即督”,形成受理登记规范、分流转办顺畅、催办督办衔接、办结反馈高效、回访通报及时的高效快捷12315工作机制,做细做实投诉举报处置工作。二是严格落实“接诉即办”工作机制,不断加强12315与12345政务便民热线、市长信箱等平台的调处衔接,方便社会公众随时随地在线投诉举报,确保消费维权渠道畅通和便捷。三是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联合发布《重庆市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以制度保障、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内部员工作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各环节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继续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意识
一是积极组织我区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从业人员参加市市场监管局举办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系列直播,二是持续引导从业人员通过“餐饮安全在线”手机端开展自我学习,提高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法律意识,规范我区网络餐饮服务经营秩序。
(二)大数据赋能监管,提高监管效能
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评星定级”为抓手,以落实第三方平台及入网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为牵引,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引导经营者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公开加工操作、公示主要原材料(预制菜)等关键环节,推广使用“食安封签”。我局将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
(三)依法开展责任约谈,督促责任落实
对通过监督管理发现本辖区内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本辖区入网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或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其进行责任约谈。
(四)加强部门联动,倡导社会共治
一是加强与公安、通信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加强网络监控;二是利用12315举报平台,鼓励消费者举报网络订餐的违法行为;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微信、QQ、自媒体等开展网络食品安全宣传,营造全民关注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协办单位
长寿区商务委员会:
一、基本情况
我区开展网络餐饮服务的第三方平台公司主要有两家,其中“美团”“饿了么”均已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负责市场运营,并下设配送站,负责送餐队伍管理;另外肯德基有自己单独的送餐队伍。
2024年,我委主动联系配送站负责人了解情况4次,实地走访检查网络外卖餐饮实体店2次,就外卖食品安全、餐饮店燃气安全、骑手交通安全、外卖公司管理、平台管理规则等方面进行指导,向外卖餐饮店铺强调安全经营的重要性。
二、下一步工作
(一)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宣传。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微信、QQ、自媒体等开展网络外卖食品安全宣传,营造全民关注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学习。积极组织从业人员参加网络外卖食品安全培训学习,引导从业人员通过手机端开展自我学习,提高网络外卖食品安全意识,规范我区网络餐饮服务经营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