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渡舟文化老街的建议-重庆长寿人大
首页 人大简介 机构设置 重要会议 监督工作 决议决定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议案建议 自身建设 街镇人大
[第107号]关于打造渡舟文化老街的建议
十九届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
领衔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渡舟街道]高智伟 区住房城乡建委 区文化旅游委
建议正文

 一、基本情况

渡舟街道幅员面积5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万余人,是长寿北部花园,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现有以邓刚工作室、重庆恒鑫雕塑有限公司以及叶荣华雕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雕塑艺术在重庆市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雕塑展览馆建设计划正在展开。以重庆怀达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血豆腐、薄脆等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家喻户晓,非遗食品也成为馈赠佳品。血豆腐、薄脆等非遗食品的制作流程相当成熟,可以现场观摩生产流水线、参与体验制作等,在体验传承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长寿泡椒兔、长寿扇子舞、武当赵堡太极等非遗文化也在街道逐步发展壮大。渡舟老街的历史文物——长生桥,在桃花河上讲述着清朝时期将军感恩的故事,传颂着感恩文化,引领着一代又一代渡舟人常怀感恩之心,造福社会。渡舟老街有着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海纳百川,是文化发展壮大的沃土。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渡舟街道的文化产业所在地相对分散,地理位置也不够优越,交通、环境都不是很好,不易于文化艺术的交流与研讨,也不易于文化旅游的有机融合。建议将渡舟的文化产业全部搬迁到渡舟老街,打造以非遗传承、雕塑展览等为主要元素的文化老街,近20000平方米。将辖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长寿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汇聚于此,形成非遗文化圈,集展览与传承于一体,通过实物展示、场景模拟、视频资料等帮助大家更好地解读非遗文化,通过现场体验制作让更多人在了解非遗的同时,自觉参与到非遗传承中,形成人人走进非遗,人人了解非遗,人人传承非遗的深厚氛围。修建雕塑展览馆,开阔群众视野,增长群众见识,让群众在艺术的熏陶中提高艺术修养。打造历史文物长生桥网红打卡点,加快文旅深度融合,让群众在游玩的同时受到感恩文化的洗礼。打造渡舟老街集市文化,结合渡舟老街茶馆等百姓娱乐场所、桥头猪肝等特色餐饮、炸爆米花等传统技艺、赶集等传统时间点、桃花河等自然景观还原具有乡土气息及文化气息的老街。根据以上情况,建议把渡舟文化老街的打造,纳入渡舟老街片区综合改造项目,由区住建委统筹规划设计与建设,区文化旅游委负责文化元素的注入与打造。

办理简述

渡舟街道区位优势显著,交通便利,文化底蕴丰厚,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渡舟片区开发及改造提升,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两地一城”奋斗目标后,渡舟老城综合改造项目纳入我区“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特别重大项目,渡舟老街更新提升加速推进。

一、加快推进渡舟老街城市更新

目前我委正牵头开展《重庆市长寿区渡舟老街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根据实施方案初稿,项目总占地面积0.51平方公里,北至站东路、南到渡舟村委会、东含养老院、西接半岛花园小区,主要更新内容包括街区改造、设施完善提升等内容,打造8个亮点造工程,包括渡舟记忆老街提升工程(含新建红岩雕塑艺术馆)、桃花溪滨河改造工程、渡舟服务中心工程、桃花里艺术住区工程,烟火市场改造工程、邓刚工作室置换工程、清溪嘉苑1号地块居住项目工程、渡舟之门2号地块商住项目工程;3个一般改造工程,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滨河断头路贯通工程、渡中路贯通工程。渡舟老街更新完成后,红岩雕塑艺术馆、邓刚工作室置换工程、烟火市场等项目的实施将为群众提供非遗文化、传统技艺、特色餐饮等展示体验场所,显著提升老街乡土、人文、艺术氛围。

下步,我委将进一步优化完善《重庆市长寿区渡舟老街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方案》,力争今年纳入重庆市城市更新项目库,入库后根据实施方案建设时序及相关要素保障情况,分批次启动建设。

  • 二、强化文化元素融合传承

长寿薄脆、血豆腐、鱼面等非遗荣获“重庆市非遗美食传承体验基地”称号,区文化旅游委将持续推动非遗与旅游、文化、创意更加紧密深入结合,计划结合渡舟老街城市更新项目打造非遗美食一条街,引导全国知名、极具特色的传统特色美食项目进驻,集聚一批长寿、重庆乃至全国的非遗特色美食,形成集中展示非遗美食文化的窗口,推进非遗美食文化、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相关议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