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建御临河历史文化长廊的建议-重庆长寿人大
首页 人大简介 机构设置 重要会议 监督工作 决议决定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议案建议 自身建设 街镇人大
[第76号]关于修建御临河历史文化长廊的建议
十九届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
领衔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洪湖镇]陈斌 区农业农村委 区文化旅游委
建议正文

关于修建御临河历史文化长廊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天下美景御临河,在长寿区称沱境内蜿蜒流过,它源于四川省大竹县四方山系,至长寿区洪湖镇称沱境内接纳幺滩河,下到渝北区洛碛镇箭沱村与江北区五宝镇新山村之间的长江口,约一百多里。御临河,顾名思义,御,是与皇帝有关的事;临,即到达或靠近的意思。纵然有许多故事和美丽的传说,但御临河的来历只有一个,就是皇帝驾幸了这条河。

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明初建文帝曾经来过御临河。建文帝乃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病逝,21岁的朱允炆继承了祖父的皇位,改年号为“建文”。建文帝推行“宽政”、“减赋”、“锐意削藩”等一系列国政。由于“削藩”失误,朱允炆失去帝位,由密道逃出南京。而后随心“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入祥符,侨居西粤”。 说明建文帝逃亡到重庆,就有可能到达过太洪江,才会有御临河的传说。

二、建议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逐渐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迫在眉睫,为了有效传承御临河本土文化、增强辖区群众记忆中的乡愁、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专属IP,建设美丽乡村,建议在御临河沿岸打造御临河历史文化长廊。

三、具体措施

整个御临河文化长廊可在御临河称沱段左右两岸沿着御临河修建,风格以巴渝建筑突出的吊脚楼、退台等风格,以每一个主题为中心、独立成团辅以廊桥相连,既可以整治规范河堤、也可以美化周边环境、同时更能展示御临河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助力乡村振兴。

该文化长廊以御临河整个流域的相关传说、谱志记载为依据,以御临河流域传说展示、讲述称沱故事、描绘川渝古道、体验崖壁上的拉纤步道、感受御临河上的船夫生活经历、展示美丽御临河风光、憧憬御临新征程,把御临河称沱古街的码头文化、市井文化、纤夫文化展示出来,把御临河沿岸人民抗洪抢险的模范事迹展示出来、把御临河沿岸群众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的豪迈气魄展示出来。

办理简述

尊敬的陈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修建御临河历史文化长廊的建议》(第76号)已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御临河流域发源于四川省大竹县四方山系,至长寿区洪湖镇称沱境内接纳幺滩河,下到渝北区洛碛镇箭沱村与江北区五宝镇新山村之间的长江口,蜿蜒约190公里,是长江流域的一级支流。御临河流域风光秀美,坐拥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三条平行山脉,有着御临小三峡、千岛洪湖、华蓥山景区等著名景点。御临河流域覆盖两县两区,润泽大竹县、邻水县、渝北区、长寿区数万居民,古往今来一直是两岸居民的重要运输通道和贸易场所,

有着深厚的人文风情,流传着诸多建文帝出逃到访的历史传闻,也是中共长寿地下党和华蓥山游击队战斗之地。

河流历史文化长廊将防洪堤坝修建、沿岸风景打造、历史文化及本地风土人情相互融合,再现了当地历史演变进程和群众激昂奋发精神,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如永靖县黄河历史文化长廊以一幅幅巨幅彩绘全方位展示了临夏乃至黄河中上游地区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自贡市釜溪河历史文化长廊见证了川南地区盐业发展。

您提出的“修建御临河历史文化长廊,打造地域文化特色的专属IP,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议与《重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明确的“推进村庄文化工程,传承巴渝建筑文化,加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力度。完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修缮历史建筑。”相关内容不谋而合,在我区极具首创性和前瞻性,经咨询相关部门,目前无修建历史文化长廊相关专项资金补助,与之相关财政扶持政策如下:

一是积极纳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原则上区财政局每年均有“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专项资金,每个村可最高申请100万元美丽乡村试点资金,用于农村人行便道、5米及以下机耕道、人畜安全饮水管网、公共区域人居环境、农村污水管网、排洪或污水沟、公共区域路灯、群众活动广场、公共厕所等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御临河历史文化长廊可作为历史文化名村打造项目,在配套修建的排洪堤坝、人行便道、沿河村居环境改善和公共厕所等方面,基本符合“美丽乡村”项目支持范围,届时称沱村及洪湖镇可充分利用政策对其进行申报。

二是引导业主申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类资金。区农业农村委原则上每年将投入100万元资金打造特色休闲旅游业,用于支持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新建具有休闲旅游功能的旅游娱乐固定设施。御临河历史文化长廊作为人文特色旅游项目,在满足用地许可后,可将配套修建的旅游娱乐固定设施和旅游指引牌等进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申报。

三是争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区文化旅游委出台《长寿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每年预留有文化旅游发展资金支持旅游宣传营销、旅游品牌创建、特色旅游镇(村)打造、旅游项目建设等内容,我委将配合称沱村及洪湖镇争取区文化旅游委支持,利用政策引导经营主体或招商引进有实力的单位以打造历史文化特色村等修建御临河历史文化长廊。

非常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这将成为我们今后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促进我区农业农村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相关议案建议